![]() |
沙上的腳印 |
一早六點多醒來,窗外還是一片漆黑,
現在這個季節大約七點半左右才會天亮,
邊刷牙邊想著接下來一整天的天氣,
濕濕冷冷的天氣也正是這邊天氣的常態,
若是接下來的行程都伴著大大小小的雨勢,
該怎麼調整心情呢?
再加上前一天開車的緊張,還是會有點憂心忡忡,
漱口的時候腦海變浮現了也許可以用來總結一天的文章標題,
期待晴天,倒不如也期待雨天。
究竟還是人的生物性(不過也或許為文化性)主宰著我們的一舉一動,為什麼一旦天黑就覺得該回家休息,為什麼晴天便開心的手舞足蹈,若在旅行時行經各個地方皆是艷陽高照,以明亮風景作結,或若是一天下來雨勢綿綿,帶著溼潤雲霧回家,哪一個會讓人開心?農人在稻作生長時期遇見下雨,久旱逢甘霖,龜裂的土地將重新癒合,應該會喜悅而鬆了一口氣吧,但要是不巧碰上稻作開花季節,柔嫩的稻花被打傷將大大影響這一季的收獲,如此一來,這場雨可是萬萬下不得。我們對於一件事情的判斷,他的好壞,他的善惡,他的無價還是「無價」,除非我們有足夠的智慧或是足夠的無知,否則在眾多的基準點之間,有時還是得浮動的去選擇判斷的標準。
在經驗裡得知有太多的模棱兩可難以絕對,就算在過去帶領孩子旅行時,會學著提醒他們控制不了天氣但控制得了心情,不過自己真的碰上了雨天,心情還是難免受到天氣的影響,其實不是真的不喜歡雨天,只是頭髮、衣服或是隨身攜帶的東西一旦淋溼,仍然很容易因此覺得麻煩。在這其中,最有趣的是,無論怎麼說服自己,心情還是起起伏伏。我們變得像喃喃自語的怪人。
「哎呀,這些衣服現在溼了等一下就乾了啦!這叫人體烘乾法!衣褲乃身外之物。」。
「喔不!在包包裡有我的相機,千萬不能淋溼!」。(這時候相機倒不是身外之物了)
一下瀟灑一下狼狽的自我不停切換開關,就像在戲台上畫著各一半的面孔唱著雙簧。
旅行時最擔心一早走出住宿點便遇上陰霾天空,因為那意味著,一切的色彩將因此無法顯現,遼闊的視野可能就被侷限,尤其是來到原本就期待以欣賞自然風景為主的蘇格蘭高地,要是一整天的濕濕答答,應該會覺得相當不值得吧。特別當拿起相機,冷冷的色調感染著每張照片,未來怎麼重新打動自己呢?(不過,關於攝影在旅行中所扮演的角色,主體和客體之間,這應該又是另外一件事了)。
這樣自我心理建設了一番,該面對的還是得要面對,不論天氣如何的在七點半左右出發了,開著車慢慢往預訂的北方前進,行經一個圓環之後(在這裡凡是交叉路口必定有個圓環),白了頭的山峰便在眼前出現,佐以藍色的天空和灰白尚未被照亮的雲,而雲朵並沒有佔據整片天空,心中很不爭氣的開始期待著陽光出現(不是才自我說服的說,雨天也是很美的嗎?)。
清晨的天空 |
投宿的旅店 |
雲霧在半山腰 |
![]() |
兩棵樹 |
開車的狀況因為第一天的磨練穩定許多,或者該說是在睡夢中的重新復習,總之,第二天開起車便順暢很多,在偷用了駕訓班的技巧找一些車內的對照點,比照路中與路旁標線的位置,總算不用在每次會車時都小心翼翼、全身緊繃了。空下來的心思就能拿來欣賞一路的美景,所以雖然車速加快了但抵達目的地的時間卻變慢了,因為變得只要看到美麗風景便會停下車來胡亂拍照,絲毫不理會是否能夠有良好的視野、好的構圖,喀擦喀擦就想記下眼前所有的一切。
八點半至九點左右,陽光終於浮現,金色陽光真的會讓大地像活了過來。在少年小樹之歌這本小說中,小樹的爺爺喜歡帶著他爬到山頂,在黑暗中等待太陽從地表盡頭浮現的那一刻,在光芒閃耀之時,每一次他都會跟小樹說:「山逐漸地活起來了!」。光線暖暖地照在身上,即使氣溫依舊在五、六度徘徊,還是傳來了一股暖意,一旁的森林顏色也多了許多層次,秋天抵達高地的好處之一,就是一切的色調將以咖啡色至橘黃色等暖色系做濃淡的調整,尚未掉落的果實則作為點綴。曬著尼斯湖畔的日光,人則仍然不得悠閒的拍個不停。
![]() |
陽光,及色彩滿是層次的山壁和森林 |
![]() |
啊,吽,高地牛 |
![]() |
尼斯湖,但沒有照到水怪 |
蘇格蘭全境由南至北,從google map上去對照應該大約200英里,差不多320公里左右,不過其間的道路隨山勢曲折,也難以筆直的四通八達。為了不想要錯過高地的哪個特殊景點而覺得遺憾,希望能夠擠進越多的景點越好,除了已知的景點外,再次上網查了各個景點的資訊,找尋了一些城堡的廢墟,因為似乎來到高地就得看一些殘破而滄桑的城堡,但心裡另一方面則更嚮往看見美麗的自然美景,特別是如同絕境般的美麗,魔幻的森林、臨海的峭壁、巨大的山峰等,指標就開始往看來人煙稀少的地方點選,便往蘇格蘭最北方開始點選,然後,是的,一點就中!
覺得尼斯湖玩夠了,時間10點半左右,面臨抉擇,一條路線是維持前一天所決定,前往蘇格蘭北方重要城市Inverness之後往東前進,在路徑上的幾個城鎮參觀歷史景點,如同主教座堂、臨海的城堡等等,另一個是不切實際的追求記錄往蘇格蘭盡頭前進,但同時也能親眼看見網路圖片中不可思議的自然景觀。而冬天蘇格蘭的日照時間四點天就黑了,也就是大約剩下五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朝目的地還有250公里左右的距離。相當容易猜到,最後當然是選擇往北前進,即使之後回程時可能得要全程摸黑了,還有再加上疲勞駕駛的危險性,不過那就等碰到之後再想吧,既然決定就出發!
在前往盡頭之前,一路上的路標都先以北方的Wick為目標,從Inverness前往Wick在路標上從103英里(約164公里)開始倒數,中途為了休息就順便去看了北方海岸的沙灘,於是耽擱了一些時間直到大約下午一點半才抵達Wick,比原本預計的時間晚了近一個小時。在河岸旁(還是海岸旁,這裡河、湖、海都大到感覺很像)吃著自製的捲餅盤算著要繼續往北接著再回程的時間,又衡量了自己的疲勞狀況及這樣下去一整天都在坐車了,說著:「不然就在Wick走一走,認識這座北方的城市留下一些印象,應該也不錯啊。」,問了問郁瓊的想法,不過他並沒有想太多的回答:「就還是去吧,來都來了!」,是吧,來都來了。這時對於我自己來說擔心多加了一點點,但心裡其實還是很想要看到網路圖片顯示出的壯觀地形。
![]() |
秋天,一切都是金色的 |
![]() |
海岸(可惜忘了摸一摸海水) |
![]() |
蘇格蘭的北海,不是淡水的沙崙 |
![]() |
小教堂,只有他自己在牧場中 |
![]() |
在Wick吃午餐時的景色 |
但後來開錯路了。該往北的路徑在一處轉折處錯過,車行變得一路往西前進,開了快15分鐘才發覺,等於來回又再耗掉半小時,天黑時分及回程長途駕駛的壓力在心中逐漸增加,又打了一次退堂鼓,「就回頭吧!至少我們已經有到這裡了,也還算不錯了啦。」,回答則是一樣的一句話:「就去吧!來都來了!」,心裡開始複雜的旋轉,清楚知道自己在對自己說場面話,如果就如此掉頭回去,之後再回想起也不會開心,因為知道那是回頭的地方,既使到時嘴巴上說一切值回票價,真正的心情卻無法隱瞞。卻又埋怨著自己,到底有沒有好好衡量自己的能力,這樣的回程可是300多公里耶,而且搞不好真正的景點沒有圖片中的壯觀,憂慮就這樣一個接著一個。掙扎之後,說服自己還是去吧,畢竟,既然先前總是愛把「管他去死」掛在嘴邊,現在就先把想做的事完成吧,至少不要在沒有試過以前就先給自己遺憾。
後來,在回程的時候想著,同時笑著,因為當時在逐漸接近目的地的興奮,看到指向終點的路標,興奮的雙腳發抖(可怕的是我還踩著油門),看到北境的海洋及隔海的島嶼、一座燈塔、一望無際的草原、點點的矮房、貨輪、很遠很遠來的方向的山和雲,陽光當時是金色的,原本緯度造成的金色加上夕陽時的金色,草原呈現褐色及淡褐色,正在疑惑著該如何尋找圖片中巨大高聳而尖銳的海蝕柱,胡亂走上草原轉過頭就出現眼前,眼前的每件東西都變得讓人興奮,邊走邊跑邊跳邊回頭邊亂叫喊著,一直轉一直拍照,迫不及待地顧不得鞋子襪子溼掉踩過爛泥與積水,只想快點看到。
「呼,好險有來。」
![]() |
盡頭的燈塔Duncansby Head lighthouse |
![]() |
壯觀的海蝕地形,Thirle Door |
![]() |
離去時的陽光 |
風景、天氣、心情、收獲、遺憾、迷路、猶豫、說服、滿足。該是走過更多路的人會更有感受,但回頭望去,我也即將瞭解所謂三、四十歲人才會懂的東西,「呼,好險有來。」
蘇軾所作之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天氣、路途、時間、晴天、雨天、距離、天黑、天亮,「我們來過。」
![]() |
城堡廢墟及一球球的牧草 |
![]() |
路 |
留言失敗第六次了
回覆刪除難得昨晚和現在一直打算很認真的回@@打一堆的結果全是失敗@@
回覆刪除但是我檢查有沒有不小心變成垃圾留言,但也沒有看到留言記錄啊
刪除因為根本無法送出@@我要說我想到你和我學生介紹過傅鐘,欣賞美景能讓人停下腳步、沈澱心情,這趟旅程真適合你:)我們明明就是同樣的爸媽,可我們卻是好不一樣的人^^"
刪除好美~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