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空 |
這一週就好像被卡住,想法斷斷續續,
像是冷冷的雨滴在屋頂上,滴滴答答。
沒有辦法靜下來,或內心持續浮動,
這幾天樹上的葉子變得更有秋天的顏色了,
落得一整地的黃葉。
生活漸漸變得穩定,變得相同,
心裡有一種慣性,會將原本有些不穩定的狀況抓牢,
於是,
早上起床、吃早餐、出門、上學、午餐、回家、唸書、
休息或聽英聽、吃晚餐、休息、洗澡、電腦、睡覺,
這裡的天氣成了生活中最大的變化。
語言學校的課程,同學們一天比一天還要早進教室,
8點45分開始的課程,35分抵達就只剩零星的位置,
上課的氣氛依舊很好,很幸運的班上同學都很認真又有活力,
有時傳出笑聲,有時認真討論,
昨天還一起為一位滿19歲的女孩唱了生日快樂歌,
很喜歡老師,也很喜歡班上的同學,
除了課程因為輪回我們這個層級的第一套教材而過於簡單,
其他的一切都很好。
固然語言工具的使用技巧相當重要,但還是會回到個人的特質,
每天上課都會不斷反覆自問,該以哪樣的態度去塑造自己,
究竟是因為語言工具的匱乏讓對話總在半途中斷,
但就算更換成常用的語言也常不了了之,聊天的話題要從哪裡開始?
一旦開始問,卻又過於認真而抽象,也許那不曾是對方思考過的問題,
要讓對話繼續就變得很難,
在期望的形象與實際的表現中一直反覆掙扎,自己一直拉著自己。
講話講著還是會紅了耳朵,明明天氣很冷怎麼還是那麼熱。
抵達英國已經滿一個月的時間,
難以想像卻又輕而易舉,只需要讓時間一直過去,
Escapism,是上週學到的單字,可以當作一段脫離現實世界而放空的心靈狀態,
例如進到電影院、投入音樂、小說的異想,都可為escapism,
我在這裡,用自己詮釋這個單字,
心裡想著,我會從一個異國回去,還是說心中的轉變讓世界的範圍擴大了也不需回去,
究竟是兩個世界還是以我為中心的同一個世界。
離開台灣以前,覺得自己肯定終生都會留在台灣,深深地紮在土地之上,
台灣依舊讓人相當想念,卻慢慢的變得不是非如此不可,
精確一點該說是,不是非得要燃燒自己的生命悲壯如烈士般的匍匐在地,
固守家園抵擋著怪手,我確實是這麼想過。
該說是更多一層的想法,不單純只是靠著情感去緊緊抓牢,
是否有更聰明或是更有智慧的方式?
台灣依然是我成長的地方,
持續放送的第四台、滿滿人潮的街頭、捷運的蜂鳴聲、繽紛的蝴蝶,
好久不見的新聞卻只讓人更加擔憂,
也更加確認有些人真的是混蛋,他媽的仗著權勢惡搞台灣,
因為站得遠一些,才知道哪些重要,那些可為次要,
山脈和自然在心裡變成一個圖像,可以歇息,也成為一種心裡的力量,讓人堅強,
情感的連結,多虧有網路,讓我不至於像流落在外,
永遠都有一個地方可以想念,親愛的家人和朋友,。
不想念平安無事,一旦想念就不可收拾,
點了一滴墨在宣紙上,就變得清晰可見無法被忽視,
沒想到我第一個想念起的食物,居然是烤甜不辣。
今天姐夫會坐捷運,請他錄一段捷運的聲音^^"
回覆刪除對了!捷運東門站開通了!永康街不再遙遠,人潮也湧至。
視野隨著夢想而開展,讓人看見許多新奇的事物,初起會因為外在環境的適應而產生焦慮,直到慢慢可以掌握生活上步調之後,思維又回到原有框架與節奏,如同你一樣十五年前伴隨家人前往美國,語言溝通成了內心中最大的壓力,也才佩服女兒采葳因為渴望前往美國,而願意接受處理所有旅遊間的事務,也才體會為何旅遊後段行程拒絕出面幫忙使用美語接洽事情,返而逼迫身為父母無法逃避維護子女的責任。
回覆刪除用自己鼈腳又生疏匱乏的有限英文,實在難以面對旅遊中的事情,或許壓力過大的負荷,讓人發揮阿Q的聯想,弄懂一件事,我除了欠缺流利英語的溝通工具,其他能力一點都不缺,何需影響自己邁向世界的勇氣,更何況這世界日益縮小,物質文明也愈趨同一致,當被這語言束縛困擾時,就提醒自己還擁有許多溝通工具,看看你身邊那些來自不同國家的年輕朋友,認識他們或許才是你最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