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1日 星期日

用來測試英文程度的文章

公車站的可愛小綠蜘蛛(順便測試新買的相機!)

就在今天,心裡曾浮現一個可怕的念頭,
如同過往的人若是腦海出現淫邪的思想就想去懺悔室一樣,
心裡想著,喔,真想念英文啊~好像很久沒念英文了,
「皇上,請快賜我死吧!」(超戲劇化)


部分原因來自於家人傳來了一張圖片,是篇關於在大學主修學科的文章,
希望請我能幫忙翻譯一下(不過後來才知道他們老師已經逐句翻譯了),
文章的標題是個再熟悉不過的單字,
四年了,喔不,五年,不過最後一年沒系上的課,這個字總是一再出現,
這個單字能夠從中文中找到確切對應的解釋,但在我心裡卻不曾見到清晰的意涵,
每次一旦開始這麼想,我就會開始想起過去,
在這裡我有很多時間不斷反省過去求學生涯到底怎麼度過的。

當然一方面會覺得說,啊,原來我也到了開始要反省的年紀啦!
那種爸媽總會說,現在你不聽我的長大之後你就會後悔的年紀了。
另一方面也會覺得,過去的時間真的很可惜,像是經過了一長段的佈滿薄霧的旅程。

上週在高速公路上的薄霧,真的是薄霧不是相機髒

收到傳來的圖片之後重新打開,鼓起勇氣去試試看,是否看得懂家人傳來圖片中的字句,
有可能仍然身處於薄霧之中,有可能大學時閱讀的挫折又會再次出現,
對著一個小小的螢幕,讀過了一行行的迷你的文字,
雖然比不上閱讀中文,但也還算順暢地讀完了,心裡滿滿的驚訝,我怎麼會看得懂,
究竟是因為文章只是導論般的解釋文字,於是比較簡單,比較清楚,
還是說,我真的能夠瞭解更多了?

隔天晚上從網路再找了一個學科中重要學者的文章,
當然,有些單字還是無法瞭解,有些引用的理論也不清楚,
但開始能夠掌握文章的流向,開始見到邏輯的推演,見到批判的層次,
過去該死永遠搞不懂的關係子句、修飾詞,一堆疊在語言上的東西被讀懂了。

web

像是一張蜘蛛網一樣,在清晨的露水中,漸漸能夠見到經緯,
逐漸看見世界究竟是如何被編織起。
我就想起了自己的同學,原來他們看見的世界是那樣的啊,
我終於能夠接近並稍微看清過去的幻影,不用再一直感到自卑了,
之所以是幻影,原來那一直都無關乎個人的智識高低,只是探索世界的多少,
要怎麼連結,要怎麼深究,要怎麼想像,則無從比較了。

每一雙眼睛都是一個世界

每一雙眼睛都是一個世界,再次借用朋友的話來陳述,
或許不是所有人都會想認真地去端詳公車站的一張蜘蛛網,
但獲得知識的感覺對我而言,真的像會上癮一樣,
順著光,順著電流,傳輸至每個神經突觸,

然後就想起漢嘉,過於喧囂的孤獨,這本小說的主角,
三十五年來,他在廢紙堆中工作,從回收堆的書本中無意獲得知識,
因為小說不在身邊,無法引用太多字詞,以下是網路上找到的一段文字,
「...把美麗的詞句含在嘴裡,嘬糖果似地嘬著,
品烈酒似地一小口一小口地家呷著,直到那詞句像酒精一樣溶解在我的身體裡,
不僅滲透我的大腦和心靈,而且在我的血管中奔騰,衝擊到我每根血管的末梢。」

秋天越來越近了

在牛津的這幾週,
稍稍感覺到部分英文的簡明,部分英文的含糊,
但我想最後還是獲得知識這件事情讓人開心,
上週學校的課程中討論的主題圍繞著環境,是個在台灣就曾經有稍微熟悉的主題,
查著網路上的資料就覺得開心,看見越來越多的資訊,
被自己的邏輯整理成比較簡明的東西就很有成就感,
享受著這樣一個輸入與洗出的過程。

雖然還沒有到欣喜若狂,因為我並不是因為困頓而想通,不過也許有一天我會,
但是終於可以瞭解朋友的話語,
也難怪,會始終好像無法放下學術這條路,
始終在工作中像是在打轉與消耗,
始終在閱讀文章的時候感覺到開心而滿足,
這可能是我們一輩子的病,可能是一輩子的Love Story,
像漢嘉一樣。

牛津街頭的夕陽,搭著最後一班公車返家(傍晚五點多就收班了)

Love Story

5 則留言:

  1. 好感人呀!真開心你出國了!
    要當個有用的人哦!^____^

    回覆刪除
  2. 聽了也好感動喔。
    原來sympathetic是感動的關鍵動力
    (真是奇妙的單字,從同感裡產生了共鳴)

    我最近我在我的love story裡也被指頭說:
    你的英文真糟
    沒辦法,愛就是要跟恨一起成長XDDDD

    (真難得我會回文)

    回覆刪除
  3. 我明明就有留言啊,它為什麼不見了(可惡!)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