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集中看見的傳統雙層巴士模型 |
要學會走得先學會爬,
所以到了這邊要先學會坐公車。
(以上的句子完全沒有相關)
這邊的公車與台灣的大同小異,
也沒有太多不同的步驟,
公車站牌的資訊也滿清楚的,
差不多就像把長頸鹿放進冰箱一樣簡單。
![]() |
在倫敦見到的傳統雙層巴士 |
一種是直接付現,可以直接向司機買票,
說明你要抵達的地點,司機便會告訴你車資,
若是沒有零錢也沒關係,牛津的公車都是可以找零的,
所以有時候會因此讓上車的速度變得比較慢。
使用現金購票時,也可以先向司機說明單程(single)或是來回(return),
來回的價格跟單程竟然沒有相差多少,
只要記得保留好你的感熱紙票券,
等待回程時再出示給司機看就可以了,
通常一趟的價格至少都要兩磅左右了。
![]() |
付現時會收到的收據,上面有該趟乘車資訊 |
則可以到牛津巴士公司的櫃台購買固定天數內無限次搭乘的車票,
天數有分為一週、數週到一年不等的時間,
可以看個人的需求選擇,
不過巴士公司的位置很有趣,
在一間百貨公司內的三樓。
![]() |
隱藏在百貨公司中的服務處 |
所以根據在牛津停留的八週,
我就先買了一張四週的,因為下一個區段就跳到十三週了,
用不到那麼多週就拆成兩次買;
依據你要去的地方、搭乘的公車路線不同,
又可以再分成三個種類,
一個稱為CityZone,僅可搭乘牛津巴士公司的巴士,
一個稱為SmartZone,也就是我買的,可搭乘比較多的路線,也不限於牛津巴士公司,
另外一個則是可包含抵達牛津近郊鄉村的路線,價格則更貴一些,
取決於你平常通勤的路線與活動的區域。
![]() |
The Key Card 有了他就可以無限次搭車啦 |
這張SmartZone的卡片就像是悠遊卡一樣,
有一台可計算車資及感應卡片的機器,
在上車時刷卡,下車時不需要再刷一次,
同時因為是無限次的,基本上也不管你坐多遠,
只要在範圍內都是可行的。
![]() |
刷卡及計算費用的機器 |
公車的種類簡單分成三種,一種是市區觀光巴士,
假日的時候很常見,沒有車頂方便大家看見風景,
但下雨的時候人就會通通躲進車廂,是必須要搭配導覽行程的。
另外兩種就是一般市區單層巴士跟雙層巴士,
雙層巴士可搭乘的總人數基本上都可以到70~80人不等,
單層巴士相對的就沒有那麼多,
而這裡的巴士都已經是低底盤公車,
上下車時不需要再爬幾階樓梯,擔心自己會滑倒。
![]() |
雙層巴士的上層,全部都是座位,但車頂太矮幾乎不能站 |
![]() |
單層巴士車廂內的樣子 |
一個是通常有一台監視螢幕,不停切換著車內的影像,
台灣雖然也有越來越多公車有攝影機,
但不會特別放一個螢幕讓大家可以看到自己;
另一個是一排如電影院可豎起的椅子,
豎起之後空出來的區域可用來置放輪椅、娃娃車或是大行李箱,
平常的時候則一樣可以坐在上面。
![]() |
監視螢幕與每天都會遇見的憂鬱男孩 |
啊,還有,車上似乎是沒有空調的,
這幾天很冷的時候,車上只要人一多,
車內空氣變暖之後就會讓玻璃馬上起霧,
而座椅與座椅之間的距離有夠近,
明明相對比較高大的英國人,卻讓座椅一坐下來就會頂到前面座椅,
座椅則是像一些台鐵區間車廂有的絨布座椅。
![]() |
電子站牌,上面一樣會有巴士預估抵達時間 |
基本上在牛津坐巴士都是以通勤為主,
在住家與學校間來回,
風景多半就是住宅區與市中心的歷史建築,
這陣子則主要都在聽英聽或是閉起眼睛休息為主,
除了前兩天,居然連續都坐過站,昨天比較好只有過頭一站,
前天則在醒來之後抵達了一片有老鷹滑翔的原野,
以及,用草桿搭成屋頂的房子的小村莊,
雖然在下車時,真的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哪裡,
但還是有種賺到了的感覺。
![]() |
迷路的村莊的候車亭 |
就可以看見行道樹一天比一天變得更黃、更紅,
太陽也一天比一天起得更晚,我就快要可以贏過他了。
![]() |
名為Chalgrove的村莊跟傳統建築和蘋果樹 |
![]() |
有路標卻有搞不清楚的地名 |
每天都迷路一下好像不錯:)
回覆刪除如果可以的話,以旅遊嚮導的角度來記錄,如何自助暢遊英國,相信提供不少人上網搜索,累積足夠的資料與篇幅,也可以考慮做為出書的打算,只是內容方面需要更寬廣,簡言之包含食、衣、住、行、景點、史蹟⋯就好像我們想前往北京、山東旅遊,也會前往書店購買相關的旅遊書籍,所以你終於有了一篇我可以看得懂且實用的文稿。
回覆刪除上則留言好像是校長的口吻哦,因為媽媽都是關心吃穿之類的,呵呵呵
回覆刪除被看穿的感覺,竟有遇知音的喜悅!兒子在父親的眼中,永遠都是開啟一扇扇的芝麻門!
回覆刪除因為我是怡欣啦!博鈞的文筆真好,讓人每天都期待新文章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