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倫敦街道,遠處有一棟特別的鋼鐵建築 |
接上電,打開燈,城市的光點閃爍閃爍,
加一點糖霜,撒一些碎片,
享用美味的巧克力雲朵。
日期是耶誕節的隔一天,12月26日,地鐵因為罷工而停駛,決定走路去Harrods。Harrods是倫敦市區內一家極具規模及歷史的百貨公司,在Knightbridge地鐵站的附近,耶誕節後的拍賣日Boxing Day,人潮將湧進各大商店,自然也包括了Harrods,而另一方面百貨公司中也擁有一道以四周佈有埃及風格雕塑而著名的電扶梯。從耶誕節當天一早開始,市區的一切都停擺,地鐵不開,巴士停駛,餐廳也都關上大門,在短租的屋子中料理了忙碌的一天,就已經早早決定隔天即使沒事也想出門走走。
 |
埃及風格的電扶梯 |
 |
Boxing Day就是要SALE |
先前為了預備在倫敦跨年,找了一間位於Old Street地鐵站附近的房間短期租賃,Old Street附近的房子幾乎沒有統一的風格,從現代到古典,從建築中到已然破敗,而由此出發沒多久便會走到Brick Lane紅磚巷市集,一道販賣各種商品、食品、手工藝品、服飾、家電、中古相機或是地毯的攤商在此綿延,這個區域也是許多移居倫敦的人們會選擇的居住區域,從外觀看去一些不修邊幅的現代建築,並沒有巨石巨磚的黃色古典,下著雨的天空讓它們的面容變得有些灰暗,鐵路在這邊也重新回到地面,帶著鐵鏽的軌道從頭頂上方凌空而過,但很有趣的是,往往就是在這樣的區域中才能發現城市的活力,不只市集,附近的街道也帶著這樣的氣氛,顯得生活而親切。
從這樣的住宿地點出發,大約兩百公尺便會經過一個圓環,走地下道的話也不會更快一些,因為永遠都會被搞不清楚的出口所混淆,往南往北或是路的左側右側,幸運沒搞錯方向就往南邊走一段,一間巨大的玻璃帷幕建築出現,標示著在英國超市系統中較為高價的一支Marks & Spencer,M&S,草綠偏黃色的招牌遠遠就能看見,選擇的是細而簡潔的無襯線字體。再過去一點,建築開始變得高而冷冽,金融區林立著銀行和金融單位,雖然在放假日的人行道上幾乎沒有行人,但若是從建築物的外觀看去還是會聯想起專業又疏離的形象,好像走進一覽無遺的玻璃大門,偌大的大廳的逼視又讓人無所遁形,體會到的是一股現代或是後現代的蒼涼。
 |
皇家交易所 |
但蒼涼只是蒼涼,只是狀態的一種,輕易的就被一條街阻隔,倫敦市街總以不同比例不斷混合著新和舊的分子,以希臘化石柱構成立面的皇家交易所或一旁站立的英格蘭銀行,石質而可被風化的外觀,材質屬於自然但形體遙寄從前,百年的建築勾連千年的歷史,自希臘而羅馬而現代,一拉不是將歷史拉到眼前,就是把我們拉進過去。而更深層的語彙則不斷在暗示著,這是一座有歷史的城市,驕傲而內斂,不要忽視當然也無法看輕。
一路已經走了相當於三個地鐵站的距離,風好冷的吹過跨越泰晤士河上的橋,站在橋頭上代表倫敦市市徽的龍形雕像吐著長長的舌頭,巨大而尚未完工的高樓如現代金字塔矗立,走進地鐵站發現並沒有因為更換了線路而有地鐵運行,目前只剩下路面仍有巴士運行,但一想到從確認路線、車行方向到等待、擁擠的車廂及轉車的繁複,沒考慮太久就拋下了黑色鋼鐵築成的候車亭,還是重新越過泰晤士河在橋上方行走,走往過來時的方向。泰晤士河切劃了大半倫敦市區,水面因為城市繁華的汙穢的渲染,不時有彩艷的油污飄過,水色大多偏土黃色,形式不一的船在上方運行,來來回回清除淤泥、載運乘客、轉送貨物或只是飄行,揚起的一些水波打至淺水處沈澱為沙灘,在上面有人的腳印、狗的腳印或是海鷗的腳印,海鷗以及泰晤士河帶來的潮汐,讓倫敦不靠海也靠海,遠處河岸的倫敦塔座落在泰晤士河的咽喉上。
 |
吼 |
 |
接近完工的摩天大樓 |
天氣很冷,但始終無法冷得在英國境內遇見雪,期待的白色聖誕只是陰雨綿綿,據說今年倫敦的冬天比往年多雨,但多雨不全是倫敦的樣貌,灰暗也不是,也許只是和其他都市一樣,晴天之後也會降雨,在記憶裡擁有日照的倫敦和細雨綿綿的倫敦幾乎佔去同樣比重,不過是潮溼的氣味比較容易寄居在鼻腔裡,比較容易引起愁緒,比較容易在心裡堆疊出層次。
城市裡的天氣宛若布景,沒有如同和農村之間微妙的利害關係,城市的建築、交通工具、行人才是活動的角色,紅色的雙層巴士、紅色的電話亭、黑色的計程車自是熟悉的倫敦風景,晴雨間都能看見他們,或低矮或粗壯或叢生或獨立的路樹、或雪白或灰白或黃或磚紅的歷史建築,總是像電影膠卷般劃過眼前,啪達達閃過的每一段如此相似又確實不同,或許會錯認,但或許也不會,就從一個路口走向下一個路口,按下繫於路口作為行人紅綠燈切換器的黃色小盒子,不等號誌變換,右盼左顧後一旦沒車便直接叩叩叩的越過馬路走進下個路口。
 |
紅色電話亭 |
 |
倫敦街道 |
 |
倫敦街道 |
 |
溜冰場 |
 |
聖保羅大教堂,草地上已經沒有人躺著了 |
從建築物之間望去,容易辨識的圓頂是聖保羅大教堂,教堂的外觀沒變,但十二月時再次走過九月時看見的草皮,已經不再有人躺在上面,只有喜鵲和鴿子還在。於是便繼續往前走,往前走時和行走方向垂直的身旁小巷一直都有最大的魔力,會期待在裡面發現一個沒有見過的新世界,就算最後什麼也沒有,還是無法抵抗冒險的招喚,岔進了一座置身在宮殿般建築中的溜冰場,在英國冬令時節來臨時,每座城市都會創造出自己的耶誕樹、耶誕市集及溜冰場,這是目前看到最有耶誕氣氛的一座,被古典建築繞了一圈,把音樂跟歡樂的氣氛包在裡面,許多穿著溜冰鞋的人競速、跌倒、牽手、起舞,無法停下腳步的孩子衝向護欄邊的父母,年輕的女孩微笑牽著頭髮灰白的奶奶,在四方的建築四方的溜冰場裡一圈接著一圈慢慢的滑。
重回通往目的地的方向,幾乎已經快走過大半我所知曉的倫敦,常想像步行的路徑會像一條記憶的線,腦海的線織得越密浮現的圖像就變得更清晰,而我自己是流動的,流動在房子和房子的中間,有時也會興起一種妄想,能夠不依靠地圖也不依靠紀錄工具,只要閉上眼睛接上線的一端,將能在腦海裡重新走過一遍,走在包含了光線、聲音和味道的豐富境界裡。
 |
科芬園在耶誕節時新增的裝飾 |
 |
大耶誕樹! |
線路交錯,光影蹤橫,多條走過的線路都會交錯在一點,算是在倫敦中喜愛而具有一點點特別意義的地方,第一次到科芬園時是九月天,坐在Apple Store旁的窗龕,享受免費的無線網路打電話給姊姊,那時覺得離家好遠,時差讓人全身疲倦,晴朗的天氣但一切又覺得好陌生,我坐在倫敦街頭正準備展開我的旅行。這次科芬園的市場旁多了一個漂亮的耶誕樹,屋簷中的空間掛起一顆顆巨大的紅色圓球,這次沒有碰見街頭藝人的演奏,賣著小飾品的攤位也還沒營業,只是想著,既然都在附近了,還是想要過來看看,於是線又交錯了一次。
就快要到了,在過了由許多重要路口和商家匯集的Piccadily Circus以後。但是雨開始下了起來,本來就不高的氣溫變得更冷了,街頭張貼了許多音樂劇的海報,歌劇魅影、悲慘世界、Mamamia,路旁則有很多販售票券的票亭,在海報裡的男人穿起西裝撐著傘在雨裡唱歌。行人比先前增加了許多,但偏偏是在雨勢變大以後,走在倫敦街頭難得遇見的騎樓道下,旁人手上提的雨傘也正下著小雨灑落在別人的褲腳和衣襬。大塊石磚的人行道不見得會積水,但汽車濺起的水則會過來,過馬路時要先向右看再向左看,必要時還要在車子經過時退後一步,身旁行經的公園裡,原本放在草地上的躺椅同樣不見蹤跡,一張張被好好的收攏在一旁的亭子邊上,不過也難怪了,現在是下著雨的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地鐵因為罷工而停駛,這天沒有什麼事,而我們決定用走路的去Harrods。
 |
街口的紅綠燈 |
 |
途中經過的教堂 |
 |
掛滿枝頭的種子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