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1日 星期一

咖啡冰沙大杯的根本就不夠

紛飛的雪

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議,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世說新語,寒雪日內集



    引用的兩段文字,其中部分句子都是在遇見雪時,心中所閃過的,想著,那麼就完整的引用過來。而書櫃上有本書,愛情沒那麼美好,當時買下是為了試圖嘲弄心中的壓抑和反動,不過要說的並不是關於愛情的事,借用了他的書名,其實雪也沒有那麼美好。看見雪了,飄飄的,心情也飄飄的,好像電影裡代表的氣氛來到身邊,不過在台灣時畢竟是隔著螢幕,感覺不到身邊的溫度,即使冷,那也是來自於電影院冷氣總是開太冷的冷,而現在站在廣場中央,下著雪,雪花的形狀原來不需要透過顯微鏡才看得到,而是落在黑色手套時就能見到,見到六角形多變的雪花的樣子。

    當初決定行程日期時,心中最擔心的便是冬季的歐洲?會不會太冷啊?還玩得到什麼嗎?後來知道天氣好壞其實影響在於自己的決定,也就是若是希望看見青草如茵綠樹成蔭,冬天真的就是白茫茫一片了,看見的都是雪及他的好夥伴們。但如果反過來想,還有什麼時候有機會踩過全變成咖啡色的雪泥上,每踩一步都發出如同湯匙拍打著將化未化的咖啡綿綿冰的聲音,真的還是很難想像的話,就去冰店門口埋伏,打翻哪個倒楣鬼手中的那碗冰,再實際踩踩看就差不多是那個聲音,很好玩的。

自行行不行

霜雪階梯

街頭與輪子印

冰可樂

    也許這樣的風景對台灣來說,到日本韓國乃至於中國東北可能相對更加容易,不需大老遠飛往歐洲。不過扣除了飛行時間,在這個畢竟以自我作為中心觀看與理解的世界中,其實在哪裡也沒有那麼重要了,時間、金錢或距離的換算不過是幫助溝通,屏除了地圖,我們真的那麼需要去證明自己身處的位置嗎?只要身處於哪個地方,就是好的,我後來是讓自己這麼想的。

    抵達之後實際遇到雪,大致到了第三五天,開始發現雪的不便,在堆至腳踝高度的爛雪泥之前,對一雙透氣通風的慢跑鞋而言,想要一腳踩下去還是要稍微鼓起勇氣。而走在積雪的人行道上,則又有了不一樣的感覺,因為雪花之間的空隙,讓他在被踩成冰以前都是軟的,一腳下去下陷兩三公分,下一腳下去仍是兩三公分,途中還得要小心隱藏在積雪中的台階或著凹陷,突然之間,雖然眼前一切雪地,差一點以為自己行走在沿海的沙灘上,一腳一腳都得要多花一些力氣,一天下來悠閒也變成了跋涉。

    另一個要讓人擔心的還有身旁的汽車或是自行車(實在很佩服在這種天氣仍在騎車的騎士們),雖說雪、冰、霜都是水之三態中的固態,但大概踩踏碾壓的太頻繁了,一個車輪過去,連泥帶水帶冰的唰的一聲飛到腳邊,還是滿嚇人的。

港邊燈塔

好冷

車輪壓雪泥

    雖然雪其實沒那麼美好,但看著雪落下,像是抽籤決定命運,端看他們落到哪裡就有什麼樣的變化,也值得好好欣賞一番。若是落到屋頂或是無人行走的樹林、巷角,大概到春初以前除了陽光都不會有人管它;若是落進河面,也許就化為河水,要是正巧碰上水面結冰,則會像糖霜細細碎碎灑滿整個河道;但其中要是掉到車道或人行道上,大概就是下場最慘的一個,不只會被人用刷子、剷子推過來拖過去的自掃門前雪一番,還會變成一灘灘軟乎乎,惹人嫌的雪泥;不過若是落在頭頂或身邊,幸運的話,在雪花被體溫融化以前,還可以聽見像是小小花朵綻放時,那樣波波波的細小聲音。

    不過看來到目前止,這裡的冬季還要一段時間才會結束,但至少在雪融化以前,都還可以和當地人一起體會,體會寒冷,體會冬季,體會當雪落下時的美好與不美好。美好?不美好?

畫之一

畫之二


畫之三


冰的倒影

靜謐房舍的一景

1 則留言:

  1. 北海道的冬天倒是意外的不冷。我習慣忽略那些咖啡冰沙,只看白雪的美好,想著撒鹽空中差可擬。不論是浪漫的小樽,或是唯美的函館,總想著你應該要和郁瓊來一趟,雖然陡坡上有著薄冰的路面容易讓人重重跌一跤。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