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

走過了,然後記下來了


步行很特別,因為所有感受都是如此直接而真實,
力量從腳跟開始向上傳遞,雙腳一步步走著,
配合肩上背包的重量,鞋子裡惱人的沙礫,
聞著結凍土壤生生的味道,而雙手已經非得要戴上手套才能抵擋冷風。
前往湖區以前,透過網站介紹得知,
此處旅行的一大方式就是去體驗該區域中大大小小的健行路徑,
在鮮少遇見其他遊客的道路上找到自己的秘密景點,
心滿意足的獨享眼前的所有風景,然後再說:
「呼,好險我有來過。」



湖景

    但在剛抵達湖區(Lake District)的第一天,只計劃用一天的時間來健行,當時還沒意識到原來自己如此依賴步行的旅遊方式,一開始仍計劃像是踩踏過每個書中景點,走在每個城鎮的小賣店中看看教堂、看看湖畔,結果到了最後離開的時候,卻連原本列為旅行重點的Hill Top丘頂都沒有去,丘頂是彼得兔作者Beatrix Potter波特小姐的工作室,也有人會將它稱為波特小姐筆下角色彼得兔等的出生地,原本考慮參加的一日旅行團當然後來也被放棄,去的地點雖不像在高地(Highland)時每天都像趕進度,卻也心滿意足沒有留下太多遺憾,唯一有的就是沒有更多時間去走完每條步道。

    因為季節正逢秋冬交替,白天的時間越來越短,基本上扣除抵達的第一天及離開的最後一天,在湖區共花了四個整天走在步道上(其中一天到了另個城鎮參觀),基本上維持一天一條步道的進度,移動方式則因為沒有租賃交通工具,除了其中一天步道就在住宿處附近,剩下的三天就購買三天20英鎊的公車通行票,三天內無限次搭乘同家公車公司的巴士,不過說划算其實也只省下一些些的錢,因為總是貪戀山區的風景,在下山之後通常天色已黑,也無法再轉往另外其他的景點了。

獨立的樹

苔蘚

森林的小徑

    湖區指的是英格蘭西北部Cumbria省中的湖區國家公園,英國第二座成立的國家公園,也是英格蘭及威爾斯地區面積最大的一座國家公園,每到旅遊季節區域中將充滿各類型的活動,包含水上運動、遊艇及山區活動,來自不同地區的遊人會在此度過假期。冬季相對來說,旅遊的人少了,湖面上只有寥寥幾艘船航行,天氣冷得滿地冰霜,走路都得小心別滑倒,但每天早晨搭上公車,就更容易注意到相同背著雙肩登山背包的健行者,帶著簡單的裝備,彼此間不一定會交談,但卻像交流彼此無聲的默契,帶著相同看著遠方山頭的眼神,獨自默默在一處沒有人煙孤零零的公車站牌旁下車。

    孤零零的公車牌跟背影並不顯得孤獨,反而看來驕傲而自信,即使一個人走著也不覺得孤單,因為此處是通往山徑的開始,有的是壯麗的風景作伴。原本擔心冬季抵達此地,公車班次會減少至讓人煩惱的程度,但發現即使在冬天公車營運狀況,也讓健行者有足夠的彈性自由安排行程,主要幹線上至少一小時都會有一班公車,最密集的也有在半小時內就有一班,非主要幹線也大約兩到三小時能有一班,在抵達Windermere溫德米爾的火車站內或是Imformation都拿得到公車時刻表,也是因為有了公車,才能夠讓這次在湖區的行程依然玩得盡興,不至於像沒了車就寸步難行。

Lake District National Park

    在湖區所走的四條步道,各有各的特色,共通點在於隨著山勢越高,所看到的景色越遠,湖岸蜿蜒而水面平坦的湖泊便出現在眼前了,Windermere、Grasmere、Rydal Water、Dewent Water及Thirlmere,各個湖泊分別以不一樣的姿態被記憶在腦海裡。在這裡地名中的mere及water通常指的就是湖泊的意思,一開始還覺得奇怪為什麼地名總是以mere結尾,是個生活、旅遊所有一切都環繞著湖泊而生的地方。

    英國健行所擁有的資訊相當豐富,光是網站上以Walk及UK作為關鍵字搜尋便可以看到一大堆整理詳細的網站,其中關於步道的資訊相當完整,包含起訖點、GPS座標、岔路的提醒、值得一看的景觀,即使不曾去過也可以輕易地按圖索驥。在書店或是地方賣店則可以買到許多健行地圖及專門書籍,依據路線難易度、主題性或所在區域去分門別類,或者乾脆就在路上隨意依據路旁的指標牌,走進一條Public Footpath,雖不一定能走到山林中,但光是散步散心絕對已經足夠。

看到這種標牌就代表探險可以開始了!

有時,這就會是一個步道的入口,從牧場開始

只是用來裹腹的中餐,經典食譜:罐頭配麵包

    看了一些資料跟書,多數記載的湖區健行路線,大多屬當日往返行程,意味著只需要攜帶簡單乾糧、雨具及飲水就可以了,其他健行裝備則可依照個人喜好或是道路狀況挑選,區分為簡單、中等及困難的步道分級,供計劃行程時列為參考,例如許多一至三小時能走完的環湖的小徑就會列為簡單級,需要花上一天時間路程超過十公里左右的步道,便會被列在困難級了。這次因為冬季白天較短,加上腳上穿的只是慢跑鞋,只選擇了簡單至中等的路線,也許未來有機會在夏天抵達,帶著登山鞋及登山仗還可以走進山裡看看冰斗湖的樣子了。

    在台灣登山,有時會需要在不同單位間申請文件及核可,或是需要搶訂山莊的空床,在這邊就看不到了,這次多半的狀況是,找到了步道入口,依據著指標牌或是資料上的步道指引,就可以一步步地去發現心中期待的美景,中間不會有太多提醒你國家公園存在的警示標牌,不過一樣會在其中看見好與壞的並陳,例如這邊步道的易達性,有時像在散步或是遛狗的人會讓你懷疑是不是只在附近公園,是如此平易近人就能得到的美麗,卻也因此整個山頭滿滿的都是步道的痕跡,也一樣會有如溝渠般侵蝕步道的情形發生。台灣進入山林時的種種程序,多少也避免了過度超出山林所能承載的壓力。值得一提的是該地因為緯度氣候的關係,照理應該會因此使動植物的復原力較慢,更因多加保護和注意,但在湖區多數並沒有限制人數數量進入的區域,反倒台灣的國家公園,則會以入園申請確保每日的入山人數。

    不同地區的步道有不同的景色,走在步道上時,有時會踩著高低不一的岩石、泥土路徑或是結冰的泥沼,各種自然的環境卻讓人有一樣的自由,可以選擇自己想要踩的步伐,判斷最佳的路徑,一步步都像是遊戲也像是冒險,在這幾天的步道旅行中,看見了不曾看過令人屏息的美景,雖然幾天下來還是累積了不少疲憊,卻得到了更多,希望把眼前的一切都記住,把這邊得到的經驗、想法帶著,作為生命中豐碩收獲的一部分。

其實山林早已經被破壞殆盡只剩下草皮跟一條條路徑


結冰,但鋪設的相當自然的石板步道

一片天空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