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9日 星期日

惚前惚後,時差常伴你左右

紅磚巷

現在晚上八點,電腦顯示為凌晨三點,
天還沒有黑多久,身體的感官已經像在熬夜了,
腳步快不起來,整個人好疲倦,
連聽力仿佛都降低了。

今天續想關於異國風情的問題,
為什麼始終沒有抵達英國的現實感,
好像只是搭了好久的飛機到另外一個地方,
而不再像小時候,相對來說好近的日本,
心裡卻在一早醒來滿是期待,
究竟是心境變了,還是說世界變小了?



文化跟文化之間的區隔在表象上真的已經被消弭了?
同樣的房子、同樣的食物以及同樣的表演,
同樣到似乎只有語言跟面貌的不同;
又反過來,還是小時候對於家以外的地方都有種奇異的想像,
滿滿的森林、蠻荒的河流、超現代的建築、一塵不染的玻璃,
世界就是一個大的童話,而我們在裡面創造故事。

不論結果如何,我們依然活在這個世界裡四處走動,
電影「大智若魚」中父親成為了一隻魚游進溪流裡,
別讓世界變得理所當然才行。

倫敦塔中的白塔

倫敦塔,走過了近八、九百年的英國歷史,
其中有一面高牆,上面佈滿不同的建材,見證一次次的擴建,
時間在這邊並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肉眼也能看到,
很喜歡以巨大石頭構築起的巨大建築,
會讓人有一種堅實曠野的聯想,揉進自然之力降臨於河岸旁的堡壘,
給予一種連結起人們原始情感中的敬畏,
造物者打造了巨石,而國王將巨石化為城牆,
城牆終於成了一種時代的象徵,
穿著中古時代服裝的士兵來回穿梭。

都鐸最後的建築
在一個龐大的城市中居住著龐大的人群,
卻自成團體或像一種隱而不宣的會社,
以文字、對話、文化交互溝通,
觀光客自成一個島嶼,直盯著眼前的食物看,
但還沒有太多機會體驗到英國難吃的食物,
到只吃了淡淡沒有印象的三明治、貝果,以及很油的Pizza,
便宜的食物沒有太多選擇。

吃到久聞其鼎鼎大名的Fish and Chips

現在凌晨4點晚上9點,
我努力不要將台灣帶在身上,
才知道原來該擔心的根本是自己,
沒辦法投入整個自己,
無法輕鬆以對那麼多事情讓人有點沮喪。



5 則留言:

  1. 我好喜歡你文字當中直白的自己!:)
    Bon Vayage!

    by 安安

    回覆刪除
  2. @O@我昨天辛苦註冊後的留言不見惹!!QQ

    好巴~黃博鈞祝你在英國順順利利的!

    回覆刪除
  3. 我覺得旅行中最能夠做自己
    因為那些外在包裝都留在台灣了
    自己只要專心做自己就好了
    所以就做好自己吧 黃博鈞
    也許不投入也是一種投入
    願 一直 一切平安

    回覆刪除
  4. 我想是你太想念我們了~~~ :]
    昨天幫你辦了手機解約囉!又是件有趣的事~

    回覆刪除
  5. 不氣不餒的再度留下第三次留言,希望可以成功QQ

    黃博鈞加油~~我都有密切在閱讀你的篇章,猶如熱情小粉絲!!:D

    回覆刪除